高清平板探測器
采用錐形束、面成像技術
擺位定位功能
適用骨齡檢測年齡:新生兒?20歲
檢測骨齡準確度:0.1歲
使用中國骨齡行業標準《中華-05》
電壓:45KV?55KV
電流:0.10mA?0.45mA
產品適用兒童醫院、婦幼保健院、各級醫院的兒???,體育研究機構,體育學校等,用于對青少年骨齡檢測與體格發育評價。
銷售熱線15365833739 0516-83154986
BAD-Q1骨齡儀
骨齡檢測與體格發育評價系統
- 使用中國骨齡行業標準《中華-05》,對兒童進行準確的骨齡評價。精準到0.1歲。
- 使用首都兒科研究所2005年九省/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數據。
- 適用于中國兒童的成年身高預測方法,預測成年身高更準確。
- 全面的生長學評價指標,自定義評價報告數據項目,為醫生提供準確實用的臨床診斷支持。
- 對手腕部骨數據進行分析,為某些遺傳或內分泌疾病診斷和治療監測提供重要信息
- 記錄刺激實驗、激素監測和自定義檢查有利于矮身高病因的鑒別診斷。
- 通過矮身高治療的生長反應模型,實現個體化治療,設計治療方案。
- 提供縱向監測來獲取全面的診斷和治療信息。
- 指標采用標準化表示(SDS),使用生長圖表,可直觀分析生長發育變化及便于國際交流
許多兒科疾病,尤其是內分泌疾病,對兒童的生長與發育有不同程度的影響, 致使不同年齡的患兒為矮身高(正常標準的3rd百分位數以下),在臨床就診的病人 中也有相當多的患兒為未知病因的特發性矮身高兒童(ISS)。如未經適當治療,最終將終生受累。 因此,身高的正?;彩侵委熯@些疾病的主要目的之一。
大量的研究工作以及長期醫療實踐證明,對兒科內分泌疾病需要多學科的治療, 生長學(Auxology)評價不僅是矮身高兒童病因診斷的重要基礎,同時也是制訂治療方案、 監測治療效果的重要依據。國際間對于矮身高的治療已有很長歷史了,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。 但是,在臨床實踐中應用生長學指標需要相應的基礎知識、正確選擇評價標準以及大量的計算工作等, 給繁忙的臨床工作帶來許多困難。所以,我們聘請了國內生長學專家和兒科內分泌專家, 總結了國際間治療矮身高的經驗,依據我國兒童的生長標準, 編制了中華05骨齡與生長發育評價軟件--《矮身高輔助診斷與治療監測》,為臨床治療提供方便、 快速的輔助工具(參考: 為什么在兒科內分泌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中使用骨齡)。
中華05骨齡與生長發育評價軟件《矮身高輔助診斷與治療監測》采用了我國最新發表的兒童生長發育評價標準, 這些標準參考了世界衛生組織制訂兒童生長標準的方法 ,采用了Box-Cox冪指數分布模型(Box-Cox power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,BCPE), 評價結果和治療監測結果均以百分位數和SDS標準化方法表示,并在相應生長圖表中標示, 使數據分析直觀、可靠同時便于同國際間資料文獻做對比交流。 (參考: 為什么在骨齡和生長學評價中強調應用生長圖表 、 為什么采用Box-Cox冪指數模型(BCPE) 擬合生長百分位數曲線,制訂生長圖表 )
產品適用兒童醫院、婦幼保健院、各級醫院的兒???,體育研究機構,體育學校等,用于對青少年骨齡檢測與體格發育評價。
BAD-Q1骨齡儀技術參數
1、采用第三代錐形束面成像技術。
2、外觀設計成卡通企鵝造型,精致美觀。
3、采用高清平板探測器,圖像清晰,骨骺顯示一目了然。
4、適用骨齡檢測年齡:新生兒?20歲
5、檢測骨齡準確度:0.1歲
6、采用國家行業標準TY/T 3001-2006方法評測骨齡。
BAD-Q1骨齡儀性能參數及技術優勢
1、骨齡評價:采用中國當代兒童為樣本數據的《中華05》骨齡標準,是科學評價生長發育的基礎。
2、生長發育指標分析評價:當前身高評價;遺傳潛力計算;成年身高預測;生長速度評價;BMI評價;骨齡的青春期指征分析。
3、發育疾病篩查:生長發育疾病指征分析;掌指骨模式分析。
4、生長反應預測:生長激素治療輔助分析工具,幫助醫師實現個體化治療,設計治療方案。
5、通過縱向監測掌握兒童成長趨勢、評估干預治療效果
6、骨齡評價學習:骨等級學習;讀片練習。
7、檔案管理:預約、復診管理。
8、遠程讀片服務接口。
9、骨齡標準:依據《中國青少年兒童手腕骨成熟度及評價方法》TY/T 3001-2006簡稱《中華-05》評測骨齡。
10、身高、體重和BMI標準:依據《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》《中國0-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、體重標準化生長曲線》評測
11、身高預測方法:用于正常兒童的BP法、TW3法、中華05法以及用于特納綜合癥、軟骨發育不全、特發性矮小和發育延遲兒童等疾病兒童的身高預測方法
Copyright ?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:徐州品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3030463號-1
蘇械廣審(文)第260202-22028號 蘇械廣審(文)第260202-19011號 蘇械廣審(文)第260202-03940號